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檢視學校的教育機會均等

檢視學校的教育機會均等【文/江啟昱 臺北市教育e週報主編】
 教育機會均等(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就是不因種族、宗教、信仰、性別、階級、社區、家庭、個人特質......等不同,而讓接受教育的機會、接受教育的結果有所不同。換句話說,就是入學的機會均等,使用學習資源的機會均等,學習成就的程度均等,也就是教育起點、教育過程及教育成果的均等。 學校的教育措施,是否具有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根據開放系統取向的觀點,可從教育起點的輸入層面、教育過程的運作層面和教育結果的產出層面等三方面來加以檢視。就教育起點的輸入層面而言 學校應檢視每班學生的單位成本、師生比率、圖書冊數、資訊科技設備、實驗設備、教材資源、環境空間、班費、師資水準、教師特質、家庭社經地位、家長資源......等班級教育環境和輸入條件是否類似。就教育過程的運作層面而言 可從編班方式、班級教育理念、教學態度、教學活動、教學投入時間、多元評量方式、學習機會、學習資源、讀書風氣、學生的次級文化、同儕團體、班級氣氛、補救教學、補償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智慧觀點、學校行政支持度、家長支援、親師合作、師生互動、教師期望、教師專業成長與進修、教師的文化價值與意識形態......等來檢視班級教育組織的功能與運作是否具有同質性。就教育結果的產出層面而言 理論上,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家庭社經地位相似,則每班學生的學業成就也要相似。所以學校應檢視每位學生的精熟學習、多元展能、基本能力、自我實現、社會化......等教育結果是否類似。 學校教育是教育機會均等能否實現的重要關鍵所在,無論教育起點、教育過程或教育結果的均等都與學校教育密切相關。雖然強調教育結果均等的理想和學生個人的能力與努力有關而不容易達成,而且個人遺傳、家庭教養、社區文化、政經環境、社會偏見等都可能直接或間接造成教育機會不均等。但是,相信只要經常反省檢視學校教育的起點、過程與結果,進行回饋校正與調適改變,就不會讓學校教育處於黑箱作業狀態,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複製社會不公平和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幫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